华体汇体育app

海口:小巷人家邂逅“诗与远方”

发布时间:2024-03-13 16:44:48 作者: 华体汇体育app

  一座城市的文化渊源,不仅仅在繁华楼宇间,更在一条条充满烟火气的背街小巷中。

  背街小巷不单单是一座城市的“里子”,更是一座城市的“毛细血管”,是离百姓最近的“连心路”。近年来,海口深入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,从民生细节、百姓需求入手,持续推动“微改造”,实现背街小巷环境面貌和景观品质新的提升,许多曾经脏乱的背街小巷,如今成了“颜值担当”。

  小巷里古朴的青砖路洁净平坦,围墙上的水墨画散发着浓浓的古韵,随处可见历史留下的痕迹……10月30日,走进龙华区中山街道居仁坊社区,在绿植和墙绘的衬托下,这条充满烟火气的小巷显得活力十足。

  居仁坊毗邻新华南繁华闹市,300多年前,这里是驻扎在海口的明代军队屯马场所,曾被称作“马房村”。居民符雪云和记者说,改造前的居仁坊道路狭小,电动车无序停放,给居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。“现在有固定停车位,地面也平坦整洁了,我们没事都会出来走走。”符雪云说,更重要的是,许多属于社区的历史印记都被保留下来,留住了大家的乡愁记忆。

  “前几年,我们以创建文明社区为载体,将社区背街小巷铺上了青石地砖,墙壁重新粉刷并绘上了弘扬民间传统文化的古诗古画,增添了锻炼设施、休憩设施、娱乐设施。”居仁坊社区民政委员洪曼娜介绍,不仅如此,社区在改造中坚持“修旧如旧”的原则,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风貌。

  在海口,像居仁坊这样美丽宜居的小巷还有很多。一条条街巷,一头连着历史,一头连着百姓生活。如何既擦亮历史背景和文化“金名片”,又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?

  “我们注重保留和挖掘背街小巷蕴含的文化元素、文化渊源和文化活力。”美兰区博爱街道南联社区居委会主任吕川介绍。走进该社区的文联二街,两侧砖瓦墙上展示的一张张照片记录着海口的变迁史,让人仿佛坐上“时光机”,感受城市的发展脉络。

  文联二街是美兰区今年打造的“公益广告宣传”“文明背街小巷”示范点,在改造过程中,不仅充分挖掘当地的街巷文化,保留一定的复古氛围感,还植入“记忆画卷”元素,打造一条200米长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长廊,让居民在家门口追忆乡愁,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。

  渔民出海归来的古铜色雕塑、海南八音雕塑、扬帆起航的帆船、固定轮船的铁锚……漫步于东方洋老码头风情街,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。近年来,秀英区对东方洋路进行统一规划改造,完善了人行道基础设施,以文化艺术塑像重现港口码头故事和闯海历史场景,擦亮“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”的金色名片。

  “这条路整修之后环境变好了,我们看着也开心,有不少人过来游玩,无形之中也增加了一些生意。”在东方洋路上开了十几年店的东洋小卖部老板娘蒋艳萍说道。

  10月28日,位于南联社区的文联二街,两侧砖瓦墙上的一组组对比照片,将时代发展下的城市变迁,通过镜头向市民娓娓道来。 本报记者 杨鹤 摄

  10月29日,在龙华区海垦街道办滨濂北社区三里路段,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污水管道安装、壁灯安装等工作。“这片区域要改造共17条小巷,包含新装2台配电箱和32盏壁灯,增设70座防蚊虫装置、新建950米污水管道。”现场施工负责人张鸿标介绍,项目完工后将进一步提升周边居民出行质量。

  据了解,龙华区2023年城市综合提升背街小巷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地点涉及滨海街道、海垦街道、城西镇等13个区域共53条小巷,目前均在如火如荼进行中,完工后将刷新城市的颜值,也让城市的“里子”更有品质。

  改造前的背街小巷大多存在道路破损、文化宣传缺失、空中飞线凌乱、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,不但导致居民出行不便,也影响了市容市貌。经过硬化路面、施划标线和增设路灯等,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,居住环境也更加宜居靓丽。

  走进美兰区海府街道龙舌坡社区的龙舌坡路,一幕幕充满市井气息的场景映入眼帘:美食店内香气缭绕,食客们大快朵颐;服装店内顾客挑选衣服;修理店的老板忙着为顾客修理家用电器……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场景,却紧贴着百姓生活,装点着城市细节。

  “我在这里开店有30年了,从以前的脏乱差到现在的干净整洁,变化不止一点点。”肖孙桂是龙舌坡路一家五金店老板,据他介绍,以前这条道路的卫生状况堪忧,常有污水横流,导致街区气味难闻。后来,政府部门对这个地方进行了卫生环境整改治理,周边的居民商户才告别了脏乱差的窘境。

  如今的龙舌坡路,道路宽敞平整,电线电缆架设规范,随处可见“诚信经营示范路”“党建示范路”等标志,居民的楼房还被涂上栩栩如生的墙绘,绿水青山、花草河湖等元素,为老街赋予一抹“艺术范儿”。

  每条背街小巷的基础、条件、情况都不一样,背街小巷应该改成什么样,居民最有发言权,要让居民说了算。海口通过让群众共商共建的形式,让背街小巷的改变带着民生的温度。

  “出门步行10分钟就到秀英海玻农贸市场,想买啥都有,出行也很方便。”10月28日一早,70岁的吴阿公锻炼结束后,从小区出发,前往农贸市场“赶集”。吃完早餐后,他沿着海玻路“一站式”采购当天的必需品。“海玻路改造后,地面平整干净,政府还增设不少便民服务点,不仅好看还便民。”

  为把背街小巷改造建成群众满意的出行路,秀英区在推行改造中,问计于民、问需于民,充分遵循民意。项目改造前期,秀英区充分征求居民对背街小巷改造的意见或建议;在背街小巷改造中,秀英区坚持设计先行,精细施工,全程融入民意,推动民生工程落细落小,同时有效结合建设“15分钟便民生活圈”,引进手机贴膜、修车、配锁等新业态,让居民在15分钟内就能享受到吃、穿、住、行、乐等方面的优质服务,将惠民利民真正送到居民心坎上。

  10月29日,走进琼山区凤翔街道大园社区大园里二横巷,放眼望去,一条干净的巷子直通到底。巷子两侧的地面上,白色的停车区域里,是一排排停放整齐的电动车。巷子里,一排排房屋前,一盆盆花草都向阳而生,绿色的叶片、姹紫嫣红的花朵,在砖瓦之间,显得生机勃勃。

  “巷子干净整洁的面貌,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。”大园社区驻社区杜春香介绍,大园里居民小组自建房、“六小门店”较多且集中,过去电动车乱停乱放现象较为突出,环境卫生也差强人意。

  为打造宜居社区,该社区依托“红色板凳会”机制,积极了解民情民意,根据社区居民建议,在大园里居民小组各巷子划定电动车停放区域,并充分的发挥社区商铺联盟的自治作用,引导社区居民和商铺主动清扫房前屋后卫生。为了进一步美化社区环境,居民还纷纷在房前屋后种花种草。

  方寸之间,推门见美。如今,海口一条条背街小巷经过精细化治理,功能提质、颜值提升、品质提优。“诗与远方”的生活,在这里“触手可及”。